中新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应妮)由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承办的BDA舞蹈论坛(2023)平行论坛日前在京举行,论坛分为“舞蹈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体系研究”和“舞蹈教育视域下‘示范性金课’标准研究——历届‘桃李杯’精品课之思考”两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位来自国内外一线的教育专家、学术评议嘉宾聚焦舞蹈教育专业教学法,以“桃李杯”精品课为研究案例,共探舞蹈教育视域下“示范性金课”建设的典范性、展示性及规范性作用。
论坛现场嘉宾合影。 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供图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就芭蕾舞演员向舞台之外的职业道路转变,分享了自己做专业芭蕾舞演员时的舞台表演与早期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他强调,要将不同芭蕾舞学派中获取的多样性经验融入芭蕾舞教学过程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性和创新能力。
“在三维结构的学习空间里,舞蹈教学应同时关注于受教育者的身体学习、情感学习与认知学习。”杨百翰大学舞蹈系终身教授黄嘉敏认为,舞蹈教育者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能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课堂中练就的能力能够延伸到日常生活及事业发展的人生境遇中。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邓佑玲表示,作为舞蹈教育者,思考力和反思力尤为重要。她认为,舞者是演员,同时也是能动的参与者和情感的承载者、表达者。情感是舞蹈组合、作品、表演中“动”的根据、是组合“连接”的核心。情感需要舞者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感悟。舞蹈的价值是让人成为人,因此在哲学观的指导下设计和建构课程,必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舞蹈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桃李杯”历经17年再次回归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芭蕾舞教学科主任、高级讲师赵俊杰认为“精品课”要有引领性与示范性,不同于常规性的展示课,需要有理论支撑,对课程发展和改革要有推动作用,从出发时的唯一性到发展中的多元性,注重“精品课”的共享、传承和发展。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一级演员李崇敏表示,通过舞蹈传习课与舞蹈剧目教学相辅相成,联动发展的形式,实现戏舞相融、传创并举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剧目教学改革创新路径,倡导注重本土文化的根基作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度认为,舞蹈精英人才培养要以身体文化审美为前提,在理论与实践的贯穿、转换中呈现身体文化。舞蹈教育学科建设,需要一支优良的教师团队,在探索特色风格课程中建立自身独特性。“要与更多兄弟艺术学院一起共同建设中国舞蹈主体,建立中国舞蹈语境,丰富中国舞蹈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完)
中新网昆明12月5日电 (罗婕 胡远航)土库曼斯坦东方通讯社社长别克杜尔德·阿曼萨雷耶夫5日在云南昆明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推动人类为自身的福祉而团结起来,发展文化和人文合作在促进国家关系、民心相通和各国媒体的合作当中尤为重要。
当日,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家媒体、国际组织等机构的300余名代表出席,共同探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媒体发展机遇与合作前景。
图为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的分论坛现场。罗婕 摄
巴基斯坦互联新闻社总编辑穆罕默德·阿斯拉姆汗认为,媒体的主要职责是传播准确、公正的信息以促进共识,提升全球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能够充分实现这一目标愿景的倡议。”他建议,积极吸引各国媒体机构共聚同一平台,架设沟通桥梁,创造跨文化的合作和相互理解,在媒体技能培训,高质量、创新性内容创造,高校传媒专业学生的培养和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塑全球媒体格局。
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通讯社社长梅德尔别克·舍尔梅塔利耶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开辟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前景,正建立起更加公正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他表示,愿意支持并致力于在媒体领域实施合作项目。
缅甸宣传部传媒发展司司长提达丁则表示,希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媒体合作给缅甸带来新的机遇,提升媒体发展能力。她认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以在信息共享、文化交流等方面携手合作。此外,各国还可以通过媒体项目开展新闻合作培训和能力建设,共同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完)